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乐文小说网 www.lewenxsw.cc,最快更新综穿本本经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娃儿娃儿,你莫欠(念),过了腊八快到年。”

    时光总是不紧不慢,在人未曾觉意之中就悄悄地溜走。

    腊八这天,是小六姐姐的五岁生日,早上却没有鸡蛋给她吃。

    阿婆只好煮了小半碗黄豆,黄豆圆轱辘的,一滚就滚多远,意思是希望孩子来年过得顺顺利利,像黄豆滚一滚就远了一样,人也一溜间就顺利地过了一年

    比寿星年龄大的大人小孩可以一人分吃几颗,意思就是分担过生日的娃儿可能会有的苦痛磨难,也算是贺了小娃儿的生日,喜庆。

    如果家里条件好的时候,一般是以白煮鸡蛋来庆生,家里有多少人年长过寿星,就煮多少颗鸡蛋。

    而只有比寿星年长,才能背动他(她)可能会有的那些苦痛和磨难。大人(长辈)会问同辈的兄长姐姐们,愿不愿意背负着妹妹或弟弟前行,一般答,愿意,才能分吃寿星的寿蛋或寿豆。

    阿婆问姐姐们些时,个个人不管是真心还是为了吃香香的黄豆,都是回答的愿意。只是,小六姐姐却不愿意了,她对阿婆说:“我不要姐姐们背负着我走,姐姐们要摔倒的。摔痛。”

    小六姐姐并不懂得阿婆话里的深意,这只是长辈们教育家里的孩子们,要相亲相爱,相互扶持。

    她大概是曾经,不知道哪位姐姐背着她的时候摔倒过,摔痛了她,疼痛使她深刻地记住了这个教训,不愿意让人背负着她走。

    阿婆听了大的姐姐们的话,又听了小六姐姐的话,倒是欣慰地笑了,说:“你们就要晓得,背着人,要走慢仗些,走稳当些,尤其是在落雨落雪打霜,路上又湿又泞又很滑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阿婆这么说完,就要给娃儿们开始分黄豆,可小六姐姐护食,可能也的确真心地不愿意姐姐背负她,仍然企图阻止阿婆分她碗里的黄豆出去,又问:“为哈子大小五姐姐过生日的那会儿,她的蛋蛋不分给姐姐们些。”

    大小五是二伯的女儿,是个从小特别护食的女娃儿,也比较自私,到了她手里的东西,是绝对不会分给他人的。她的老子和二娘也不能从她手上分一点。

    阿婆有点无奈了,没有想到过平时乖巧听话的小六娃儿竟然也有那么多的问话,有了自己的想头,而且,也显然的开始护食了。

    她一时之间也不晓得应该咋个说了,于是,只怔住望着小六姐姐不说话。阿婆不说话时,自有一股威严,大多数的人都怵。小六姐姐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小娃儿有些害怕了,就怂了,怯怯地将自己面前的黄豆碗推到阿婆面前,让她分。尽管心里还是老大不情愿,不服气。凭啥子大小五姐姐的生日蛋蛋不分,她的黄豆却要分出来给她。

    阿婆回过神,看着小六娃儿,又扭头看看在一边,似是一颗耗子屎的大小五,嘴唇动了动,似乎是在组织语言,想想又该咋个与小娃儿们解释

    于是,她拿过碗,边分黄豆又边说道:“你大小五姐姐那个时候的蛋蛋只有一个,不好分。她又是长得黑黑蛮蛮的,自己走路稳当,不用姐姐们些背负。”

    阿婆说着话,还又看了一眼大小五,对于她自私护食这一点,很是不满意。在十几个孙子孙女里面,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孙女。

    阿婆自己都很不明白,十几个娃儿,她都是一样的对待和教导法,而且,这个娃儿的父母也不是自私自利的人,为啥子生的这个女娃儿这么不听教,不懂事!

    这个性格问题,阿婆早已经想过许久,也想不明白,最终,阿婆就将之归到了“龙生九子,九子不相同”的道道里面去了。

    高玲在摇篮里看着一溜的黑脑袋,小姐姐们。各有各的性格,各有各的脾气。

    小六姐姐看着乖巧听话,其实性子很执拗,但又有些欺软怕硬。大了以后,她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,嫁的丈夫不争气,可她怎么也不愿接受姐姐妹妹的帮助,也不愿离婚,宁愿自己苦熬着。

    每次妈妈扯手(帮补)她,还得吼着骂着她,硬逼着她接过她手里的钱或者背篓里的粮食。后来,她的儿女大了,一笔笔的,小六姐姐又一一还给妈妈。原来,她将一切都记在账上的。

    二伯和二娘生的大小五姐姐,从小就独,长大了也独。嫁出去以后,几乎不与娘家的父亲,兄弟姐妹们来往走动。

    几十年都如此,记忆里的高玲听二堂姐说,“只有老子(二伯)老的时候,她才回来娘家一回呢!”

    而记忆里的高玲也是自从父亲与二伯分家,迁移回了外婆家以后,就各自求学,打工,不再有交集。哪怕长大了以后,一年回了一次老家,也不是每次都能够见到每个兄弟姐妹。

    只有在二伯老了(去世)的时候,高玲才见到了大小五这个堂姐一次。她们彼此已经完全不认识了。大家的记忆中有这么个名字代表的人,却没有给彼此留下一点印象,影像。

    高玲不知道这个堂姐过得好不好,也不关心。只是听着二堂姐八卦一些消息。说大小五堂姐的日子过得去,听她们那边的人说,她本人和儿女们的穿着挺好。

    记忆里的高玲也觉得,生在了好时候,只要不懒惰,日子都能过得去。而且,大小五姐姐的身板那么高大,卖苦力也能够求得生活。再有点头脑,不奢侈浪费,就会有好日子过。

    不过,是不是好日子,全看人的思维,追求。暂时里,高家的大多数成员,高家村,甚至高县的大多数成员,都说现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好日子。

    腊月里,生产队上,只使牛匠和牛比较忙碌,要翻开土地,希望打霜下冻冻死害虫卵,来年的害虫少,庄稼可以丰收。

    其他的男人们则是帮着忙家外家里的家务活了首先,检查屋顶的瓦,换掉烂瓦,裂瓦,顺便扫屋顶积集了一年的尘土。

    再次,铲除房屋外面周围的灌木,杂草,清理阳沟,掏净阴沟,清理湿粪池和干粪池,挑出去倒在地里沤肥。

    干完了这些,又斩碎打烂红苕,过水,沥粉,做粉条。

    粉和粉条晒上了,又要开始铺平屋内的地面,铲一铲高处,填一填低处。

    这时代,农村的家家户户还是泥土地面,加上漏雨,下雨天,人又从外面不停地带进来泥,一年下来,地面早已经凹凸不平

    这些是需要大力气的活计,大部分都是男人们打顶手地干。

    女人们则是打扫阳尘,搞卫生,洗涮桌椅板凳,铺笼罩被给孩子们缝缝补补,或者,做过年穿的新衣新鞋。

    高家今年,就只给大哥高志勇做了一件新衣。大姐姐高杨,大姑妈送了一件新衣给她。

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